栏目列表
11月读书笔记 (胡晓霞)
发布时间:2015-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胡晓霞

 

精彩摘录: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感情投入与回报的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育人的根本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以人为本是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宗旨,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趋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教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现代教师要非常强调平等与合作的理念,平等是尊严的要求,合作是发展的基础;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起表率作用。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除却坚守为师的道德底线,为师者应当做摇动者、推动者、唤醒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以师爱为魂,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更多的学生。
  
读书感悟: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到这种爱之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呢?读了《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我知道了正确履行师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爱学生,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对象,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因此要重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不仅要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而且要窥探孩子心灵的奥秘。使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 、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差生、特殊生、顽皮捣蛋生 、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班有个学生,常常上课铃响了还不回教室、听课走神,作业不想做,甚至要逃学。我经常找他谈心,只要该学生稍微有进步,我就肯定表扬他,课堂上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适当多提问,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一段时间下来,该学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再也不想逃学了。
 三、爱学生,要尊重和信任学。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学会了自尊,学会了做人。如果教师对学生 不尊重、怀疑、讽刺、挖苦,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心灵,挫伤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