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2月(吴玉莉)
发布时间:2015-12-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玉莉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做最好的老师
|
||
作 者
|
高金英
|
阅 读 时 间
|
2015.12
|
教 师 姓 名
|
吴玉莉
|
年 段、学 科
|
八英语
|
精彩摘录:
教育学生,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这是由教育活动的规律决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了解个人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
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包容学生的五只,体谅学生的心境,鼓励学生的进步,用慈爱的心,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班主任要奉献爱心,建立谈心簿,一碗水端平,组织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则有:正面教育原则,预防性原则,社会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保密性原则,交友性原则,多形式教育原则。
一个人在前行中包袱不能太多,太大,轻装前进才有可能成功。我想,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如果把学生们比喻成“小鸟”,它们要成功,起飞时的那一小截树枝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做老师就应该适时地帮助“小鸟”选择好那一截小树枝,待它们准备飞行时,及时帮“小鸟”们衔在嘴里。那样的话,“小鸟”们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了。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产生不同教养的孩子。父母的言语行为,文化素养,兴趣爱好以及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都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子女的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健康素质。
|
|||
读书感悟: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祖国明天的栋梁之才。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为了培养健全,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教育相关部门纳入课程范围,并逐步走向普及和深入。健康的心理是孩子们成才的非智力因素。相反,即使智力超常的孩子,可能因为承受不了一时挫折的打击而堕落甚至做出更极端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落实,与家长是否支持、配合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今的家庭子女,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整天被呵护在手心里,多数孩子都有超越别人的欲望,喜欢听赞美。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孩子往往沾沾自喜,喜形于色;当遇到批评时,孩子喜欢找借口,推脱理由,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由于没有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势必不能发扬长处,也不利于克服弱点。因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首当其冲的是使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老师也可以要求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目标,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此种形式,形成家校相互协作的网络,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