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读书笔记(十二月)蒋丽君
发布时间:2015-12-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丽君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做最好的教师
|
||
作 者
|
高金英
|
阅 读 时 间
|
2015.12
|
教 师 姓 名
|
蒋丽君
|
年 段、学 科
|
二语
|
精彩摘录:
教育学生需要智慧。教育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表现在因为时代的发展性、人物的多样性、对象的可变性而引起的教育复杂性。对待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智慧。没有智慧,不是教育,只能叫“告诉”;没有智慧,不是艺术,只能叫“直白”。教育的智慧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源于教育者对事业的爱,源于教育者渊博的知识,源于教育者聪明的头脑,更源于教育者的教育艺术。一句话,教育的智慧在于教育者的智慧。
高老师的教学工作中充满了幽默和故事。她说:老师要想丰富你的教学内容,使你的课堂充满趣味性,必须肚中有一批可以信手拈来的故事。当学生学习疲惫时,当课堂出现意外时,当和学生发生摩擦时,老师就能拿出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荡涤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为自己的卫生区内总有同学丢过来的垃圾而抱怨时,高老师用“弯腰拣纸团拣到好工作”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使丢者羞愧拾者无怨。当部分学生安于现状,失去进取心时,高老师引用了“老鼠和半缸大米”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生活的舒适会葬送你的前程甚至生命。……每个小故事都是一个真理,每个小故事都使她的学生深受教育。 高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她会变小魔术、指挥合唱、吹奏乐器。她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不论是国家干部,还是企业老板,只要能为学校出力的,她都会去争取他们的帮助。她是一位心理学专家,把成功的心理暗示效应运用得精彩极致。她有一颗不老的童心,能和学生一起春游,一起歌唱。请问,如果你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你的学生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吗?“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充满智慧的老师,才能拥有一批热爱你的学生啊! |
|||
读书感悟:
抽空多读点书,多读点好书、读些教育专家的书、读些励志的小故事。这是高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在做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有深切的体会。多做些积累,做学生工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就如同高老师在报告中举出大量的生动幽默的例子,说明她知识储备的丰厚。在高老师讲座的进行中,我发现这位宏志妈妈还是一个能从“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的人。“一盲人背着一个瘸子,忽然瘸子大喊‘沟、沟、沟……’盲人接话‘欧来欧来’,两人一起掉入沟中。”在哈哈大笑中,高老师已经把打瞌睡学生的注意力成功的拉到课堂中。又一笑话“收电费的敲门,里面一只久训只会说一句‘谁呀?’的鹦鹉问道‘谁呀?’收电费的答道:‘收电费的’……晚上这家人下班回到家,见门外躺着一人,口吐白沫。忙问‘谁呀?’只听里面鹦鹉答道:‘收电费的’……”对在学习中钻牛角尖的孩子,高老师便打趣道:“收电费的来了。”这些笑话、故事我都听过,可从来没有像高老师这样将它们恰当的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教育上。很好的笑话、故事便在我自己笑后便被白白的烂到肚子里,错失了大好的教育资源。看来并不像平时我们抱怨的那样没资料、没内容,最主要的是抓不住时机,没有恰当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应用到教学工作中。高老师这生动的一课给我启示颇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有300多个故事。老师必须多才多艺,在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累,真累,累死了,老师最爱说的话。当老师累,当班主任更累。这是当老师的共同感受。高老师说,大家都觉得现如今受社会、家庭和学校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更难管了,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教书育人很尴尬。其实不然,问题在于班主任自身工作方法陈旧落后,做事不用心,造成不少班主任的低效劳动甚至是无效劳动。她引用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的话: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高老师认为班主任要有本领将德育的大道理融入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十分善于利用“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大道理”,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他们的心灵。高老师反复说:你要教育他,发脾气是无用的,说教是无功的,讲故事呀!比如:我们手机上很多笑话,就可以用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提出:班主任要学会自我解放。教会学生自已管理班级,自已管理自已,让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对此我深有同感。
班主任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在做学生工作时,因为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班主任的身体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幸福,为了更好的工作,班主任要学会释放压力,缓解压力,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高老师在业余生活中也有多种爱好。爱好唱歌,参加合唱队;爱好散步,爱穿衣打扮,始终保持年轻的心态。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丰富人生阅历,了解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这也会给课堂教学提供源源不绝的资源,恰当运用,有时也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