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礼河实验学校 邵静芬
发布时间:2015-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静芬
浅谈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礼河实验学校 邵静芬
最近我拜读了全国著名教师高金英老师的《做最好的教师》,读完后很有感触。尤其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深有体会。因为班级管理是张“人际网”,班主任无疑是这张网上居于枢纽地位。如何保证这个网络的畅通,班主任的沟通艺术是不可忽视的必备能力。班主任尤其要重视自己这个枢纽的位置,用最好的沟通调动每一分力量。
一、学生:亲而不纵,威而有度
高老师在“左手教育学,右手心理学”中提到:“新时代有新学生。教育新学生要讲究新方法,有法有智才能破解各种教育新问题。”
很多教师刚开始工作时,总是根据心理学书上的方法与学生打成一片,可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在他们面前越来越放肆,对犯错后进行的批评教育也满不在乎,于是自己变得严厉起来但也是效果不佳。
那么师生之间应该这样“零距离”吗?著名的“刺猬法则”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冬季里,两只刺猬觉得冷,于是拥抱在一起,以此取暖,结果都被对方的刺扎痛了,只好分开。但寒冷又重新袭来,于是又彼此靠拢……就这样,在一次次的伤害和靠近中,刺猬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会让彼此受到伤害。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人与人之间也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要建立友好或亲密的关系,又要保持一定的自由空间。教育也是如此,师生之间不应形同兄弟、不分你我,也不该壁垒森严、界限分明,因为过远则有疏离之感,过近则有戏谑之忧。
那么,师生之间,保持怎样的距离才合适呢?合理的师生距离应是“亲而不纵,威而有度”,这才有助于在学生心中塑造可敬可亲的师者形象。正如《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写到:“不要与学生过分亲密,要适当保持点距离,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分随便和亲近。”
如何做到“亲而不纵,威而有度”?需注意以下几点:
1、因人而异。坚持原则问题一视同仁,但在细节处理上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保持不同的距离,这也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表现。比如对胆小、自卑的学生,不妨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从而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而对强势、泼辣或是毛糙的学生,不妨稍稍远一些,以免他们“得寸进尺”。
2、因时而异。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由衷赞美,拉近距离;而当他们犯错时,不妨施威,以维护规则的严肃性。
3、因地而异。在课外,不妨与学生一起活动,拉近距离;而在课堂上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维护教学秩序、提高课堂质量的保证。
4、因事而异。一些细小零碎的非原则问题,多是学生无心之失,不妨多留一点空间,多一些柔性;而学生犯了原则性错时,班主任要严格执行班级规则,多一些刚性,这样才能严而有理、严而有度。
二、 家长:抓住先机,赢得主动
高老师在“抓住教育的契机”中提到:“生活中处处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时时做一个有心人,抓住每一个细微的契机,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形成“磁化”教育。”我觉得与家长开学时第一次的接触就是最佳契机,既能促进了解,也能为后面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这几年,我只要接新的班级,总是在学生报名时就开家长会。有的班主任不理解,学生才报名,人都不认识,情况更不了解,这家长会怎么开?跟家长们讲些什么?其实不然,俗话说:“农夫抓农时,军人抓战机。”班主任也是如此,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要抓住先机,赢得主动。以下是我在新学生报到时开的家长会做的几点:
1、明确关系。
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学有所成。所以对待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一致,要经常沟通,不能背道而行,更不能敌对。
2、家长准备。
(1)用品准备:笔、橡皮、尺等学习用品;《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手表、闹钟,以助学生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心理准备。换了老师,换了环境,升了年级,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成绩会出现波动,家长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熟视无睹,多交流,多督促,多出力,帮助他们早日适应。尤其随着年级的上升,分数不会像低年级那样漂亮,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用一年级的分数来衡量孩子现在的学习态度和成效。
3、各科要求。
语文:(1)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2)默写、背诵必须保质保量达成;(3)重视预习作业。
数学:(1)给孩子一安静、良好的作业环境,让孩子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2)每天的家作家长只需督促三点:①完成没;②字写端正没;③孩子认真检查没;(3)每天抽空做计算题,提高计算速度。
英语:(1)每天坚持听录音并跟读15分钟左右;(2)每天坚持复习前面的知识,单词、词组的默写要过关;(3)重视口头作业。
4、几点建议。
(1)少说这些话:我不要你做什么,只要你读好书;你读好书要什么有什么;你成绩进步了我就允许你每天玩一会儿电脑。(2)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4)父母要以身作则。(5)制定的时间表或规定要严格执行。(6)家校联系要紧密。(7)奖罚要分明。
5、共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一开始就开家长会,既能让家长们觉得老师对孩子的重视,也能知道各科老师的要求,家长们也明白自己今后需要配合的方面,就算孩子出现波动,也不会第一时间推卸责任找老师的问题。这样就减少了因不了解而产生的麻烦,有利于后面工作的展开。
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能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会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还要多学习、多观察、多用心,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出色。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