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有一种魅力叫做师爱(虞萍)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5-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虞萍

 

有一种魅力叫做师爱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礼河实验学校 虞萍
当一件件用爱心铸就的感人事迹,一桩桩用真情浸润的真实事例一一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合上《做最好的教师》书的扉页,我久久不能平静,如此平凡的人竟做了那么多不平凡的事情,如此平凡的岗位竟然也能达到如此不平凡的高度。高老师,作为一个班主任,她以她无微不至的细腻和无与伦比的认真感动了我。在书中高老师说:爱就是教育。我读完全书,沉浸在震撼与敬佩之中,我还想说:教育就是爱啊。那如何才能把爱融入教育中去呢?思索良久,我觉得个人魅力才是基本,只有拥有了完备的人格魅力,你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只有产生了吸引力,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知识以外的那种追求真理行事艺术。
在校园里经常会听到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某老师,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不喜欢某老师,上他的课象受罪,提不起兴趣等。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和周围,事实诚然如此。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起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有的老师讲起来却让学生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同样是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的批评,让他们心悦诚服,知错肯改;但有的却让他们愤愤不平,以致百般抵赖。凡此种种,原因何在?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恰恰就是缘于个人魅力的不同。我认为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必须为人师表。
只有肯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们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老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而又言行不一的教师。班主任,应该是品行端庄的长者,道德规范的楷模,言行合一的实践者。对学生感染力最大的、教育力量最强的,就是班主任老师时时为学生的表率,就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因此我相信,要教好学生的行为,那就得先管好自己,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给学生做出榜样。无形中,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做好每一样应做好的本职工作,正如滴滴甘露,润物无声。
二、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性格
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教师,能深得学生的爱戴和敬慕,学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注视这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在暗地里模仿他。教师乐观、平和、豁达、善于与人相处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一个性格不佳的教师,往往会带给学生逆反、消极的影响。比如,某教师的性格是粗暴的,常常吹胡子瞪眼训斥学生,那么被训斥的学生也会变得粗暴无礼。这样的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只会使学生反感,他的教育也只能是无效的劳动。因此,作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性格趋于完美。教师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和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应该对学生友善、宽容、尊重并善于倾听他们的心身。教师公平的善待、尊重每一个学生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也将变成积极主动和乐于去做的事。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好感,愿意和你亲近。
三、教师应该了解学生
虽然我们经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学生比作花草,但我们所真正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及心灵发展特质。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没有思想、一味被动接受喂养的花草;我们也不能把自己当作园丁,任意按照自我的喜好去决定他们的“生长方向”。让每个有自己想法的学生都能靠自己的力量探索真理,寻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予一把助推力。这样将来的人群才会是丰富多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师所散发出的魅力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高老师告诉我们: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奥秘所在。老师必须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品德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热心关怀,严爱相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太阳,是一个前程不可限量的个体。只要精心地去照料他们、哺育他们,只要帮助他们去找回自己的自信,只要帮助他们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他们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她用她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去帮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这不仅包括天资聪颖、活泼开朗的好学生,更包括那些后进生、特殊生,做到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给丑小鸭以雨露。从高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只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就一定能够唤起他们学海扬帆的信心。
教师的仪表、风度等外在的美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这决不是教师魅力的全部。能否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关键在于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鲁迅,陈独秀,朱自清,梁实秋这些学问大家和文章大家都教过书,他们并没有成天去钻研怎么教学生,而只是想着要教给学生什么,要教会学生什么。他们传授给学生的也不光是学识,更多的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引领学生走向最正确的道路。
“只要把简单的事做好,那就已经不简单了。只要把平凡的事做好,那就已经不平凡了。”这句话真是经典,我将以此为圭臬。在我今后的教育当中,我要把每件小事做好,以自己的言行不断影响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正如陶老对我们的寄语:“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