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家长 形成合力(江丽)
发布时间:2015-12-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江丽
赢得家长 形成合力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江丽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多读书。我们需要学习教育大师的著作来充实自己,让自己在他们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更透彻地领悟教育真谛,从而更加成熟。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高金英老师写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她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高超的教育艺术感染了我,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涤。
高老师在书中的第四讲中写道:“赢得家长,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她认为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讲,具有长期性、权威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在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家长与孩子血缘亲子关系等都决定了家长在教育学生中的特殊作用。同时,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班主任,怎样走进各个学生的家庭,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影响的可控性是非常关键的。
我觉得如今家校沟通还是普遍存在问题的。一方面,教师认为家长不配合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够,让教师的工作比较被动;另一方面,家长认为教师大惊小怪、吹毛求疵,将本应是教师的职责推给了家长。这样的互相误解,往往导致家校的关系非常紧张,不仅使教师的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发展受到影响,也时时影响着教师群体的形象,影响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不能进行良好的家校互动,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那么,家校沟通中,教师应当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呢?
一、心平气和地交谈,多体谅家长
一个班里,感觉总有些家长比较难接近。比如刘思涵的家长吧。这孩子其他方面还是挺好的,只是有点懒惰,不够自觉。在学校的作业,他的正确率算是高的,但家庭作业就常让人头痛。说他做了,他也的确做了,只是做得实在马虎,正确率很低。也不是他不会做,而是稍微难一点的,需要动一下脑子的,他就随意填一下。把他叫来改正,他大多数都能立马改正过来。于是,我第一次打电话给他家长,家长表现得很冷淡。“什么事?噢,就这事吗?回家我说说他。”之后,便挂了电话,根本不问一下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面对这样的家长,我能说什么呢?然后,孩子的问题依然存在。找孩子谈过几次后我意识到,这孩子缺乏自觉性,需要别人在一旁督促,在家里只有靠家长的帮助。怎么办?继续与家长心平气和地沟通。“刘思涵爸爸,真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了。”接通电话,我道歉道。电话那头,依然是那种惯有的冷淡“刘思涵又有什么问题了?”“近来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只是有点小问题需要你关注一下。如果有空,你抽空来学校一趟行吗?”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那我六点下班了去找你?”我听了一愣,说道:“这么晚,我们都下班了。”电话那头明显又犹豫起来,我忽然明白,是不是他工作不方便?于是,我接着问道:“是不是不太方便请假?”“是的,刚换的单位,管得比较严。”“噢,那你就有空再来吧。现在电话里说一下,孩子挺聪明的,你在家多关注一下,就会进步一点的……”聊了十分钟左右,算是把事情说清楚了。挂电话时,刘思涵爸爸轻轻说了声“谢谢!麻烦你了,江老师。”就这样一声并不出奇的“谢谢”,却让我的内心颇为感动,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第二天,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更没想到的是,后来他竟主动给我打电话,问孩子近期的表现。
因身份地位、性格气质、人生阅历、家庭条件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家长之间差异极大。可以说,与这么多的家长打交道,就是跟复杂的社会打交道,要想跟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顺畅沟通,那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我觉得面对这样难接近的家长,坚持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就能建立和谐的关系,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开好家长会,让家长有所收获
开家长会是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学校生活;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从而使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要使家长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从以下几点来做的。二是让家长说。第一,可以请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长谈谈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第二,可以就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就学生的潜质和特长,以及学生长大后愿意和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进行探究。第三,可以请他们谈谈对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或意见,班主任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也有利于班主任今后工作的改进。第四,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对话,说说他们各自的困惑和心里话。这会给家长和学生的心灵以极大的触动,增进理解。
其实,家校之间沟通的主动权一直是在老师手里,如果老师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多给家长尊重、理解、信任,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家长和老师之间就能保持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家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让教师轻松工作的同时,也让孩子得到应有的进步和成长。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