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菲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周菲
“ 一间教室到底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教室与教室之间原来可以如此不同?”在还没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前,只是被别人口中的雷夫老师所震动,觉得他根本不是人,而是神。细细地品读这本书,不觉已深深地被雷夫老师所感动,感动于他对职业的激情,感动于他对孩子们的信任。
信任是发生奇迹的基础。纵观我们的现状: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因为这众多的害怕,孩子的学习多了许多的压力,老师也失去了感受孩子天真可爱的机会。而56号教室,是一座孩子们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找不到“害怕”两字,因为雷夫老师教会了孩子们信任。
当然,教师要赢得孩子的信任,首先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要说话算话。我们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哄骗孩子,一旦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就很难弥补了。记得上学期的一次绘画比赛,为了激发孩子们训练的激情,我把打听来的评奖方法未加考征就对学生讲了:每位获奖的同学都会得到一张书券,数额的大小根据获奖的高低而定。同学们听后积极性大增,每天都主动到画室进行训练。但由于某些原因,奖评出后没听到有奖品一说,我到现在也没有向学生说明。现在反思,自己不正是在流失孩子对我的信任吗?
文中雷夫老师提醒我们,不管老师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他认为:只要改善班风,各种寻常的挑战就能迎刃而解。打造无恐惧的教室并非易事,可能要花上好多年时间,但这么做值得。为了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雷夫做了以下四件事:
一、 以信任取代恐惧
在开学的第一天,在开始上课前的两分钟,雷夫与孩子们讨论了“信任”这个议题。在开学的第一天,雷夫和孩子们玩起了信任游戏,让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学到了“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
雷夫告诉我们,为人父母、师长的我们,遇到孩子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 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雷夫说,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身教确实重于言教。
三、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老师必须维持教室里的秩序,但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例如:因为某个学生在教室里捣蛋,所以老师就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棒球,孩子们默默接受了处罚,但私底下却恨死了。
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尽可能让课堂内生动、有趣,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
四、 你就是榜样
雷夫说,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如果你要孩子们信任你,就必须持续努力,付出关怀。一天下来,老师有数千个可以树立榜样的机会,其中有些机会是特别难得的,遇到这种机会,老师一定要好好把握。
文中举了班上丽莎的例子,当丽莎忘记带作业本时,雷夫老师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充分地信任她,并教育孩子养成认真整理资料的习惯。教师抓住了这个机会,接下来的一年,丽莎从来没有忘记带作业。他从可能依规惩罚孩子的恶人,变成受她信赖的师长和朋友。我想孩子忘带作业是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事情,可大多数老师处理的步骤是:你是忘带了?还是忘做了?为什么忘带?打电话让家长送来,更有的老师就让学生罚抄课文,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产生的唯有害怕,由此学生更是依赖父母,每天的书包都要大人帮忙整理,一旦忘了什么作业,总是说我妈妈、我爸爸或是水没有帮我整理,今天看了雷夫的做法,两相对比,让我不禁深思。
通过上述四件事,雷夫老师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现,我们自己就必须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要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