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概述、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1-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曹文庆
教育科研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总结法(追因法)、文献法等。常见的教育研究成果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总结、实验研究报告。一个完整的教育科研过程(包括研究过程和工作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0个步骤:①前期准备阶段:选题、检索资料、制订研究工作计划和申请立项;②中期探索研究阶段:开题、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研究;③后期成果处理阶段:撰写报告、成果鉴定和推广。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
1、课题来源。研究课题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问题、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管理、职业类学校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问题;另一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理论问题,例如孔子“学思行结合”的思想研究等。
2、课题发现、选择的方法。1问题筛选法,即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类整理,从中选取价值明显、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课题;2经验提炼法,即把长期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3资料寻疑法,即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诘问前人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从中产生研究课题;4现状分析法,即通过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3、课题选择的依据与原则。1需要性原则:课题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问题、教育现代化问题等,只有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才是最有价值的课题。2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有事实和理论的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必须有科学价值。科研无禁区,选题有讲究,要注意辨别那些貌似荒谬而实质科学或貌似科学而实质荒谬的课题。3创造性原则:要求在研究成果上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教育科学有所贡献,例如近年在中小学兴起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性。4可行性原则:一是对所选课题看有无研究能力及占有资料、实验经费、实验设备等条件;二是看课题研究出的成果有无普遍推广价值。对于教育科研的新手和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过大、过难的课题,用胡适先生提出的选题策略就是“小题大做”。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