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孔子传》 | ||
作 者 | 鲍鹏山 | 阅 读 时 间 | 2020.6 |
教 师 姓 名 | 施燕红 | 年 段、学 科 | 三年级 语文 |
精彩摘录: 子曰:“可与共学,为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够以一起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未必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的人,未必能够与他一起灵活运用“道”。
| |||
读书感悟: 孔子他是有性情的圣人。这与一般人对圣人的想象不同。在一般人的意识里面,圣人,那肯定是一个高高在上,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一言一行都规矩有度的人。而且,我还要特别指出,真正的圣人一定是性情的,一定是满怀激情而又一腔深情的。孔子就是这样,他对人对事,常常是动情的,自身遭到羞辱,他动情;颜渊死,子路死,伯牛有疾,他都动情;在泰山脚下见一可怜的妇人,他也动情。喜怒哀乐,一任性情,在这一点上圣人跟我们的情感特征是一样的。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