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复杂世界里,安静成了一种少有的心态。作为处于“生存期”的新教师,在入职之初,我有些忐忑,我的心是浮着的。太多教学名家让我仰慕,也有太多带班高手让我崇敬,我笨拙地学习但是时常会觉得学海实在无涯。直到我看到了姚跃林老师的书,我才意识到:做教育应该要安静,不要急于求成,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做教育应该要真实,不要浮于表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姚跃林老师的这本书,内涵很丰富,在此我分享三方面一共十五条比较触动我的片段以及我在阅读时的一些感悟。
一、安静的心灵
1.快乐源于专注
外界的变化与冲击非常多,我们首先要专注不浮躁,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疲劳,是因为不够专注。
2.教师的“第一专业”
教师的最核心任务是育人。我们不应“专业迷恋”,仅仅把自己框在固有的学科里面。这样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不专业迷恋我们就不会过分专业地要求学生,扼杀他们对学科的喜爱;第二不专业迷恋我们会把更多精力放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上;第三不专业迷恋是有助于我们抛开自己单一学科老师的身份,有助于学科多元融合,符合当今时代的趋势。
3.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应当是教育实践
教师的学问研究要服务于教学水平倔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挚爱是优秀教师的核心素养
二、安静的校园
1.要给“学困生”找出路
如果教育不是以达成“标准水平”为宗旨而是以选拔和淘汰为宗旨的话,整个教育的一部分目的就是制造“学困生”,让某个比例的人被淘汰出局。“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成因是,他们在碰到困难后未能获得有效帮助。有些孩子从学习书本知识的第一天开始就堕入痛苦的深渊,如果得不到合理拯救,痛苦将会伴随整个教育生涯。
2.再谈学生的“现实快乐”
“现实快乐”的意思是不要让孩子过于提早地忧虑,不必有太远大的目光,但要学会统筹考虑,六年小学生涯什么是我们最希望孩子得到的,不要总绷着弦。
3.告诉我:放不下还是太敏感
要给学生一些自由,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人生漫长然而紧要处只有几步,往往一步走错而满盘皆输。作为教师,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这是责任和使命。
4.我们也许正走向平庸
如果某件事一定要做,就尽量把事情做实,这样“形式主义”才害不到人。我们的学校在学生人生的底版上抹上了多少种颜色?学生是需要精神世界的丰足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