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做真实的教育》读后感
礼河实验学校 严红仙
安静是心境的体现;安静也是一种哲学;安静更是一种美德。于教育而言,安静就是心灵化运营,教育就是心灵的转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声安抚,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心灵反应打开了教育的大门,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与心灵对话。教育说到底就是心灵的反应,直抵孩子的心灵世界,寻找到更辽阔的教育意义。
教育,是天下最复杂的事情!安静的做教育,首先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心无旁骛的面对我们的孩子。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教师,要在这纷繁的世界上保持独立思考,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在教育中起作用,才能培养出有学习力的学生。所以我们年轻老师,要多阅读,深度阅读,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状态,用理性而尊重,去了解孩子需要学习什么,必须遵守的规矩是什么,极具耐心的去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唯有不断的学习,你才能离教育更近。
宋代的张孝祥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罗曼罗兰说:“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两句话,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有借鉴的意义的。
安静做真实的教育,要读好“学生”这本书,其实就是读好自己,读好人生。你的心有水样的柔软,即使红尘打滚,眼波依然要保持清澈明媚。你要学会一个人在静夜里读书、听音乐,排遣孤独。你要做自己内心世界的王,是谁也颠覆不了的坚定。这个世界太复杂,所以我们更要让自己简单纯粹,读懂孩子,需要安静回想自己的童年;读懂教育,需要保持独立理性,秉持精神明亮。相信每一代人有自己的教育见解,相信在实小,教育是一种可以流传的美。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爱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要用信任去填补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要用期待去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育不是让我们的孩子痛苦,学校应该是孩子向往的地方,课堂应该是孩子向往的阵地,教师应该是孩子追逐的对象,让我们安静地做真实的教育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追求,是对教育本质的呼应和回归。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是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帮助他们进步,是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教师更要具有安静的心灵,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在安静的校园和安静的课堂中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教育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的。在教育上,我们来不得半点急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要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进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成长,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是万万不可的。在教育上,我们要循序渐进,按教育的规律、科学的规律办事。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细心、宽容之心静待花开,相信花儿们一定会开得鲜艳芬芳。
“安静地,去做真实的教育。”这是一位充满睿智的校长用文字安放下的静静的思索,更是观照了喧嚣浮躁后对教育的一种温暖的情怀,一份诚挚的坚守。阅读此书,让我想起那一句尤爱之言,“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此刻,方觉姚跃林校长亦是如此,或者说,在他安放的对教育和未来的期待里,是“安静在左,真实在右,走在教育事业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一串串暖心的文字,一句句真实的告白,字里行间所流淌的感念,我想正是一位教育者最大的骄傲,无上的荣耀。我想,厦大附中的老师们在姚校长的带领下,他们用自己的灵魂关照了那无数个鲜活的灵魂,他们是走进了他学生们灵魂的深处。他们安静的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往了孩子们的心中美丽真实的后花园,方能撷取那朵朵绽放的花朵。一位可亲可爱的校长,将对教育的热情化作真实的热爱,安静的做思索,安静的做教育,滋润着那一片片心田,我想,这是俯下身子服务教育所应具备的睿智。总之一切都在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了,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反复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坚守初心,用爱沐养学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