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6-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孔静

一、调查方案设计
    课堂时间管理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本研究以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对本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其在课堂时间管理上的一些情况,挖掘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上的细节。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为了方便统计我们抽取了100份进行统计。

在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之前,首先对政治老师进行了开放式的访谈,让他们谈谈自己在课堂时间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心得,再结合知网上的有关文献研究,确定了调查问卷的三个维度:课堂时间意识、课堂时间规划、课堂时间监控和调节。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尽量使题项与设计维度匹配,以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主要用于划分调查对象;第二部分为正式问卷,一共15道选择题。为了补充问卷的不足,课题组草拟了课堂时间管理访谈提纲,提纲的设置注意与问卷调查相互补充,提纲内容包括了教师对课堂时间意识,对课堂时间管理的看法,对课堂时间调节和管理的改进意见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课堂时间意识的调查分析

关于教师对课堂时间重要性的调查,有46. 4%的教师认为政治课堂教学时间非常重要,39. 3%的教师觉得课堂时间很重要,由此可以得出,累积85. 7%的教师能认识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重要性,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人认为课堂教学时间不重要,只是认为其重要性的程度有所差异。

从课堂整体时间把握调查情况来看,6. 3%的教师完全认为自己的课堂时间把握得很好,20. 5%的教师基本上认为自己对课堂整体时间的把握比较合理,有73. 2%的教师认为自己课堂整体时间把握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上课迟到情况的调查表明,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对自己上课迟到的情况说不清楚,说明这部分老师有迟到的现象,俱是相对次数较少;上课经常迟到的教师的比较少,没有完全不迟到的教师,其中有17%的教师里然不是经常迟到,但上课迟到的情况也比较多。26.8%的教师偶尔迟到,累积下来,97.3%的教师都存在着度的上课迟到现象。

课堂上经常看时间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时间观念不强,头脑里没有很强的“课堂时间生物钟”,56. 2%的教师课堂上看时间的频率比较高,8. 9%的教师课堂上几乎没看表,另外34. 8%的教师看表频率处于频繁与不频繁之间。

以上几个调查项反应的是教师课堂时间意识情况,总体分析绝大多数教师都

思想上认为课堂时间是非常珍贵,非常重视课堂时间,但从后面的教师对课堂整

体时间的把握,教师上课迟到以及教师课堂上经常看时间情况來分析,有相当一

部分教师是思想上重视课堂时间,而行为上并没有将思想上的重视表现出来,在

实际的课堂中并没有重视课堂时间,课堂时间意识比较淡薄。

(二)课堂时间规划的调查分析

课堂时间规划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调查,这个维度涉及到两个题项。

调查显示,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详细计划的教师只看11. 6%,另有32人也可以基本上有比较详细的课堂时间计划,但累积59. 8%的教师对课前的时间规划不详细,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结合对几位老师的访谈对此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之所以不能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详细计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工作量大,备课时间被挤压,只是简单拟出教学内容的框架,把握好大方向。二是,部分新教师教学经验少,备课的时候只关注所有教授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很少考虑具体如何规划时间。

在备课时考虑学生心理特征合理分配时间的情况不容乐观,只有7.2%的老师经常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28.7%的老师偶尔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64.1%的老师在备课时几乎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心理特征。

通过以上几个题项调查结果分祈可以得出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时间计划不详

,且不注重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导致很多教师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以及利用率不高,也由此说明详尽的课堂时间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三)课堂时间调节的调查分析

本维度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在课堂上对时间的把控情况进行分析,58.6%的老师经常会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时间,27.9%的老师有时会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时间,还有24.5%的老师完全按照教学计划上课。

关于突发情况处理时间的调查显示,有33%的教师用于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时间是比较多的,另外还有57.1%的教师处于多与不多之间,这部分教师对课堂问题处理的用时也容乐观。

关于教师高效利用学生最佳学习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没有高效利用学生最佳学习时间共占92%。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据笔者访谈了解到,专业技能强的教师能将课堂时间最大化的转化为专注学习时间,从而延长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课堂时间效率最大化,课堂时间管理合理化。

三总结

本研究综合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对教师进行调查,最终得出以下儿方面的结论:

1.课堂时间意识缺乏——增强课堂时间管理意识

教师思想上虽然表述出对课堂时间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实际行为却不然,

比如教师上课迟到现象严重,对整个课堂时间把握不好,这些都是行为上没有重视课堂时间的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强烈的课堂时间观,课前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总体分配,课中对整个教学时间的调控,课后对课堂时间管理经验的总结几个方面都没做好,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而后能从行为上优化课堂时间的管理。

2.课堂时间规划不当——完善课堂时间计划

熟话说: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要想科学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课前

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轻重失衡,

重点难点没有凸显出来,重难点用时与普通知识点用时不相上下,课觉环节目H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筛选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恰当安排教学活动,使得课堂进行时各教学环节松松垮垮,衔接不上,各教学环节用时分配不合理,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时间管理失衡。因此教师必须打有准备的仗,在课前做足功课,将课觉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具体到每个知识点的用时,每个教学环节的用时,每个

教学活动的用时都做详细的规划,从而保证整个课堂时间管理得当。

3.课堂时间调控力度不够

教师课堂上对时间调控力度不够,很多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无谓流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课堂教学活动不是静态死板的过程,而是动态灵活的过程,即使课前对课堂时间用时详细分配,课堂上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教学进展适时调节课堂时间。教师应艺术性的处理课堂问题,该冷处理的一定不将问题扩大,更不能将问题对象的范围拓宽,教师应时时总结课堂时间管理的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以后的课堂时间管理之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