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周洁利--读书征文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洁利

            幸福之链:教师幸福植根于学生生命绽放

      礼河实验学校     周洁利
    当教师打开一个孩子悄悄塞来的纸条,稚拙笔迹写着“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当昔日学生多年后郑重寄来一封长信,感恩童年时某个鼓励瞬间曾如何照亮他生命——那一刻的暖流,不仅流淌于学生的心田,更深深浸润着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职业幸福的本质,从来不是孤立的自得,而是一条与学生的幸福感紧密缠绕的生命之链:学生当下的生命欢愉与内在满足,正是教师幸福感的根本源泉。
   何为学生的幸福感?并非简单的享乐或物质满足,而是根植于生命个体在成长中体验到的安全、自主、连接与意义感。当孩子安心于校园的包容氛围,自主探索求知,与同伴和师长建立真挚联结,并感知学习的价值时,一种深沉而持久的幸福感便自然萌发。这种幸福感,正是教育本该创造的珍贵果实。
   学生幸福感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构建一种充满教育情调的生态。教育情调,是教师超越技术操作后展现的生命温度与智慧敏感——它要求教师对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保持高度觉察与尊重,在寻常时刻里看见不寻常的教育契机,用真诚的共情与恰切的回应,让每一次互动都成为滋养心灵的微光。正如范梅南所言:“教育学本质上就是关系学,是对他人成长的深切关怀与实践智慧。”教师需懂得在何时轻抚伤痛,何时静待花开,何时给予推力,何时深情凝望。
如何构建学生幸福感,需在四个维度用心耕耘:
   .安全港湾的基石作用。

心理安全感是幸福成长的先决条件。教师需塑造一个学生敢于表达、不怕犯错、被全然接纳的场域。一位年轻班主任面对学生小晨在课堂上的沉默,没有催促与评判,而是课后私下轻轻询问:“今天好像有些特别?愿意和我分享吗?”当小晨小声说出父母离异的痛苦后,老师只是拍拍他肩膀:“谢谢你的信任,你愿意的时候,我们随时聊聊。”这份接纳与不评判,让小晨在风雨中感受到教室的避风港力量。安全感如沃土,让生命有勇气抽枝展叶。
   .自主探索的激发力量。

当学生感知到自己对学习与活动拥有选择权与影响力,其内在动力与幸福感便显著提升。小学王老师在数学课大胆尝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设计“校园秘密任务”,需运用测量、比例等知识为伙伴规划路线。孩子们眼中闪烁光芒,热烈讨论方案,自主查阅资料,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与兴奋感难以言表。自主感赋予学习以生命活力,使知识不再是强加的重负,而是自我探索的果实。

有一次布置周末家作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不限定主题和写作风格。一个平时性格内向、特别害怕写作的学生,在的鼓励下,大胆地写下了自己和宠物小狗的故事。在批改作文时,发现这篇作文虽然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充满了童趣。于是在课堂上对这篇作文进行了表扬,并将其作为范文朗读。这个学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得到了认可,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从而体验到了强烈的幸福感。
   .深度连接的温暖滋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尤其与教师建立信任、尊重的联结,是幸福感的核心。

具有良好教育情调的教师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注和理解。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而情绪低落时,教师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一位学生因为家庭变故情绪变得十分低落,上课总是走神。教师发现后,在课后主动找该学生谈心,给予他安慰和鼓励,并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幸福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情调的重要体现

人际交往中的幸福同样动人。在一次班级辩论赛中,内向的小雨被推选为辩手。起初她紧张得声音发颤,但在队友的鼓励下,逐渐找到了自信。当他们团队获得胜利时,小雨与队友紧紧相拥的画面,定格成友谊最美的模样。教育,正是这样一个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归属感、体验被需要的温暖过程。
   .意义追寻的深远回响。

当学生理解所学与自身、他人及世界的关联,感知到自身行动的价值,深层的意义感与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初中历史张老师不满足于课本,引导学生收集社区老人“口述历史”,将鲜活个体故事融入宏大叙事。学生采访、整理、展示的过程,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符号,而成为理解祖辈、认识社区的桥梁。他们为展览写的结束语“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被记住”闪烁着理解的光芒。意义感让学习成为照亮现实的灯塔,赋予求知以庄严的使命感。
   学生幸福感之花盛开时,其芬芳自然滋养教师心灵。当教师看到孩子们眼中因理解而焕发的光彩,因创造而涌动的热情,因被“看见”而舒展的笑容,一种无可替代的职业满足感与幸福感便在心中升腾。这种幸福,超越了绩效与考评,源于对生命成长的直接参与和见证,源于自身付出在另一个生命中激起的真实回响。教师真正幸福感的根源,在于成为学生幸福旅程的守护者与同行者,在于目睹并参与一个个生命内在光芒的逐渐点亮。
   教育最深的幸福,恰如园丁守望一朵花的秘密:教师内心满足的根,终究扎在学生心灵舒展的沃土里。当教师以教育情调之光照亮孩子们的安全感、自主权、联结纽带与意义追寻时,学生幸福感的绽放便成为教师职业生命最丰厚的回报。
   这相互滋养的循环中,教育显露出它最本真的情调——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生命照亮;不是冰冷的规训,而是温暖的共生成长。在这条幸福之链上,学生与教师共同编织着教育最动人的风景:当蒲公英的种子乘风飞向远方,泥土的芬芳与天空的辽阔,便在同一刻拥有了无言的幸福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师与学生在彼此成就中共同成长。当我们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当我们用创意点亮课堂的星光,当我们用智慧化解成长的烦恼,幸福便在师生的互动中悄然生长。这种双向奔赴的幸福,不仅滋养着每个鲜活的生命,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教育的未来。
   站在教育的长河畔,我们既是摆渡人,也是同行者。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以爱为舟,以智慧为桨,在守护学生幸福的航程中,遇见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因为我们深知:当教室里绽放出孩子纯真的笑容,教育便拥有了最动人的模样,而教师的幸福,也在这幸福的共鸣中,获得了最深刻的诠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