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河实验学校教师读书笔记
书籍或文章名称 | 儿童的人格教育 | ||
作 者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阅 读 时 间 | 2025.4 |
教 师 姓 名 | 李慧东 | 年 段、学 科 | 七年级语文 |
精彩摘录: 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内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这个孩子对于外在现实的看法,以及他对他和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关系的理解。这个小孩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并不决定一切,我们成年人对于小孩的处境的判断也不重要。关键要以孩子自己的眼睛看待他的处境,以孩子错误的判断理解他的情况。我们不能期待小孩的所作所为合乎逻辑⸺ 也就是说,符合我们成年人的常识。我们应当清楚:孩子们在理解和把握他们的处境时会出现谬误。的确,我们必须记住:如果孩子不会出错,对他们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孩子的出错是天生注定的话,我们也就不可能教育或改正他。因此,相信人的性格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不能够也不应该做教育孩子的工作。 | |||
读书感悟: 《儿童的人格教育》,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不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探索孩子成长过程中全景图。身心的发展的特殊性,与父母乃至于于祖父母的关系,父母的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等都会给孩子性格发展带来特殊的影响。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做孩子的朋友,发现孩子成长的特殊全景图,理解孩子的特殊的六面体。(虚无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人性这个奇妙的六面体。)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勇气,不断发展社会兴趣,去追求与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的健康有益的优越感,从而实现健全人格的不断自我完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