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第二学期信息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继续以常州市数字化试点学校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研讨电子白板、微课、微视频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引进系统性的学科应用软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1.通过借助专家的引领、指导,摸索适合本校信息化提升的突破点和发展点,申报新一轮课题,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
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校本培训,开展常规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3.积极开展信息化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激发和培养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4.完善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使用制度,尝试微信平台的应用。
5.优化阅读的环境,创新师生阅读形式,提升书香校园的品质。
三、具体工作
(一)夯实常规工作,促进学校内涵建设
设备管理责任到人。为保证信息设备的使用寿命,责任落实到人。学校大屏幕、多功能厅、录播室设施设备由信息组团队成员管理,做到教师设备使用无忧心,设备管理无缝隙。加强对各班多媒体管理员的培训,做好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信息工作管理,并做好记载。教室媒体设备继续由班主任、学科教师、班级小管家进行三层管理。加强信息小管家队伍培训工作,小管理员帮助班主任及学科老师管理班级媒体设备的开关、学校各类活动转播系统。
专用室管理精细合理。各专用室及媒体的使用记录齐全,仪器设备摆放整齐规范、应用合理,实验记录填写及时,图书馆图书借阅归还有登记,且流通量达标。
(二)创设多元环境,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1.信息化助力学校管理
信息科技已经渗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包括日常教学、安全工作、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总务采购、图书管理、保健卫生、排课选课。信息化团队将继续为这些部门做好保障工作。
2.信息化推动学校宣传
我校将继续利用学校网站、大屏、微信、微网站等公众平台,作为学校宣传的重要窗口,力推图文并茂、动态、生动多彩的微信新闻,做到篇篇通讯“有内容,有特色”。
3.信息化精致学校活动
学校将继续对影音系统进行完善以及功能的拓展和利用。信息条线将与其他部门通力协作,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各项大活动,包括音响、媒体、录播、转播等,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4.信息化加强家校、校内沟通
将继续加强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家校沟通的能力,鼓励教师们有效通过信息平台如微信、QQ、晓黑板等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使信息的传递更高效和便捷,搭建更好的信息化家校沟通网。
(三)开展丰富活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1.分层培训,促进信息技术提高
根据学校内涵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分层、分项、分类的专业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信息理论、课程整合、教育技术、信息能力等各项专项培训活动。根据我校教师目前掌握信息技术和使用多媒体媒体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能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让教师可以方便、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及校本化课件等(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另外鼓励教师积极使用录播教室、积极尝试基于“百智通”平台下的ipad一对一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老师参加市区级培训,也希望教师多参加市区级信息化评比,如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评比、数字化展评活动、多媒体软件制作等,在参加评比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信息素养。此外,加强与兄弟学校切磋,意在四月份申报区或片信息技术常规研讨活动。
2.多彩活动,加强学生信息队伍培养。
(1)学校计划开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竞赛,如电子小报评比、汉字录入、微视频制作等,通过竞赛的形式,让信息化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生根发芽。
(2)学校将继续通过社团课程,如“蓝色风铃动漫社团”“3D打印”“创客”“编程”等,组建几支学生信息队伍,让学生们能接触到最先进的信息知识,了解信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并组织参加市区级比赛,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四)开展项目研究,引领智慧校园发展
学校更新、升级了信息化教育设施设备,重建了学校网络管理系统,改版了校园网站,初步构建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基于学生持有移动终端开展“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也初见成效。新学期信息处组将围绕申报的课题,成立一个信息化团队,深入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活动,以项目为指引方向,推动学校数字化发展。
(五)打造“礼和”书院,纵深推进书香建设
围绕“礼和”文化,打造“礼和”书院。从“礼和书院”之美(书香环境)、“礼和书院”之乐(书香学生)、“礼和书院”之学(书香课程)、“礼和书院”之师(书香教师)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合理架构、有序开展、有效推进。
![]() ![]() |